原标题:如何压减“信息病毒”生存空间
首届网络文明大会于11月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作为中央网信办重点打造的网络文明实践品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始终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共建共享网络文明为目标。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首次举办“网络谣言共治”论坛,与会嘉宾在全面治理网络谣言、防范阻断虚假信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坦诚分享。“亮见—网络谣言共治专栏”将陆续发布国内外各方代表探讨网络谣言治理之道的精彩见解。今天刊发第三篇《如何压减“信息病毒”生存空间》。
【编者按】谣言是一种“信息病毒”。它不断变异、自我进化,能够进行病毒式扩散传播。战胜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是最好的经验。那么,在信息过载的环境里,面对“信息病毒”,主流媒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压减谣言的生存空间?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谣言共治”论坛上,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分享了专业分析和精彩观点。内容如下:
打赢对谣言的战争,不仅需要我们传递真相,告知事实,更需要建立关系,达成信任。——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 丁伟
2020年,世卫组织在新冠疫情发布中用了一个新词叫“信息疫情”,认为面对海量繁杂的疫情信息,人们真假难辨,许多网络谣言以极快速度传播,干扰着人们的判断,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滋生谣言的温床。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仅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也加速了世界格局的调整。世界进入一个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增加,特别是社交媒体高度的流动性也在助力谣言泛滥。今后不短的时间内,网络治理将会面临虚假信息带来的多重挑战。这个判断其实也是今天要行动起来的一个起点和理由。
与狡猾的新冠病毒一样,谣言作为一种“信息病毒”,不断自我进化,更新升级,很难斩草除根,赶尽杀绝。如果跟在谣言后面,不断辟谣治理、清除消杀,只会陷于被动。战胜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是最好的经验。同样,面对“信息病毒”,主流媒体应和用户建立信任链接,为用户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提供路径依赖,从而压减谣言生存的空间。
在信息过载的环境里,如何实现信任链接?
追求传播速度的同时,也要警惕传播失真
未知是新闻的起点,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是传播者的第一责任。
许多时候,谣言之所以有市场,就是因为真相还没有抵达。充分了解用户的信息诉求,让广大用户需知欲知的问题提前赶到,才能使真相先声夺人。
不同于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互联网的传播是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以几何级数扩散,特别在社交媒体中,这个特点体现较为充分。有的传播者片面追求“流量”,造成信息失真,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必须提高专业实力,建立快速反应、迅速核实机制,用真材实料满足用户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将传播秩序稳固地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要抚慰社会情绪,也要警惕情绪泛化
很多情况下,谣言是人们对事实的选择性接受,背后往往有情感因素在推波助澜。一些虚假信息也是社会心态的表征,对此既要治理,也要看到舆论背后的社会情绪。
一直以来,抚慰社会情绪是媒体的职能之一,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共情性尤为突出。人们因为情感而凝聚,掌握社会的情感密码、公众的情绪波动,我们才能站上共鸣之弦。
但是,共情不代表情绪化,共情是要了解用户的不满与期待,将用户的喜怒哀乐作为传播的起点,而不是利用和操弄情绪,用标签、刻板印象强化既有偏见,甚至裁剪事实以迎合想象,让情绪凌驾于理性思考上。作为主流媒体,传递情感是一种态度,避免情绪化则是一种能力。
讲求观点的表达,也要警惕观点极端化
实际来看,在互联网上对个体意见的放大,更是带来众声喧哗。有时,分贝越高声音越尖利、观点越极端越可能获得关注。就因为如此,有时候有的人会出现观点极端化,一些片面言论剑走偏锋。而这些却总是很有市场,影响公众认知,加剧了舆论分化与观点极化。
面对错误观点,我们要态度鲜明、敢于亮剑,与此同时,也要以更高的价值追求、更宽阔的认知框架,尽力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做到亲和不迎合,友好不讨好,对话不对立。
“没关系没传播”,是社交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关系是管道,信息是流水,有效的传播必须建立在关系网络上。打赢对谣言的战争,不仅需要我们传递真相,告知事实,更需要建立关系,达成信任。建立信任链接,不是即刻之功,今天的信任建立在昨天的“履约”体验上。作为主流媒体,传播信息就要用真材实料,传递情感就要真情实感,表达观点就要真知灼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与用户的信任链接,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为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丁伟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 原标题《建立信任链接 挤压谣言空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谣言共治论坛”发言选编)
[编辑: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