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网络谣言止于媒介素养
导 读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媒介素养,根本的是看他是否具备对信息真伪的判断力。
“收到微信红包图片要立刻删除,是病毒”“世卫组织举白旗承认疫苗无效”“死去的小鸟会传播猴痘病毒”……刚刚过去的7月,朋友圈十大谣言新鲜出炉。
在西方,“谣言”是指在人群中传播的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一个中性词,有假的,也有可能是真的。但在中文世界里,“谣言”内嵌了不实的含义,是一个贬义词。研究谣言的传播著作比较多,《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和《谣言》是笔者所见到的两本比较知名的著作。《谣言》的作者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桑斯坦。他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然而,仅靠保持言论自由和法律管制之间的平衡来消除谣言是不可能的。
网络时代,谣言更是无处不在。桑斯坦认为,防止网络时代越来越容易被引爆的谣言,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摸清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谣言传播有三大机制: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偏颇吸收。谣言通常通过信息流瀑传播:人们对于多数谣言所涉及的话题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个人认知,所以大多数人会听从并遵从大众的看法。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无论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还是受众,媒介素养的缺乏,让谣言的传播几乎畅通无阻。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仅意味着解读、接受信息内容的素养,而且意味着生产、传播、评价信息的素养。
一方面,绝大多数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媒介教育,许多人眼里只有流量和利益,根本不考虑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
另一方面,广大受众对网络信息缺乏批判性思维,盲目从众表达意见或参与互动传播。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传播的即时性,使虚假信息的传播产生“蝴蝶效应”,某种集体认同一旦形成,将很难被打破,桑斯坦将其称为“信息流瀑”。信息得到不断强化之后,形成集体认同,集体认同以权威信息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迅速散播,“流瀑”一旦形成,反对声音就显得比较微弱,就算权威部门公开辟谣,证实是虚假信息,也很难完全阻止其危害性传播,仍有许多人深信不疑。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国内外有各种深奥难懂的定义。笔者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媒介素养,根本的是看他是否具备对信息真伪的判断力。当他看到一条网上信息时,是否从信息来源、发布者、利益相关方、证据等去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是否看到是朋友圈的信息就盲目从众信以为真。
在现代社会,媒介素养已然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世界各国都不断地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之一,已经以学科教育、课外活动、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教育等多种形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彻到了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体系的全过程。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远没有形成体系。进入自媒体传播时代,伴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势在必行,而且应当与时俱进。可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据调查,美国约2/3的学生无法区分事实与广告;96%的学生考虑不到宣传网站与产业间的关联会影响该网站的可信度。中国《2021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行为分析报告》也显示,社交平台是未成年人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4成未成年人无法辨别虚假信息,其中不清楚网络谣言是什么的占35%;经常错误辨别谣言的占5%,这类群体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
看来,媒介素养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
[编辑: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