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能20分钟溶化孩子眼球?做科普也不能编谣言

2022-02-09 18:19:10
来源:上海辟谣平台

原标题:有新闻说20分钟孩子眼球被溶化?安全提醒有必要,但别再编故事了

春节过后,一则“20分钟孩子眼球被溶化!医生说这东西每家都有,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的帖子在互联网上传播。该消息称来自上海某儿科医生的分享,大意是媒体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8岁的孩子将食品中的干燥剂放进有水的饮料瓶,结果发生爆炸,孩子的眼球被溶解。帖子提醒,家长要注意干燥剂,不仅不能食用,而且要远离水等液体。

这是真的吗?

干燥剂不是食品和玩具,但并非都会爆炸

从帖子的提醒主题看,确实没有错:干燥剂既不是食品也不是玩具,不能食用和玩耍。

不过,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帖子并未将干燥剂说清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干燥剂遇水都会爆炸。

在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可分为化学干燥剂和物理干燥剂两种。前者的主要原料为氧化钙(即“生石灰”)、硫酸钙等,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干燥;后者包括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等,通过物理吸附水分实现干燥。

此前,在食品工业中,化学干燥剂使用较广,但氧化钙等一旦遇到大量水,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并变成强碱性液体。如果在饮料瓶等小容器中发生反应,确实会产生爆炸。

\

遇水会产生剧烈反应的石灰干燥剂(图片来源:cctv13 2014年11月14日节目截屏)↑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以氧化钙为主要原料的干燥剂比较危险,目前已呈现出逐渐被淘汰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以硅胶为主料的物理干燥剂。

\

记者从不同食品中拆出的干燥剂与除氧剂,里面均不是氧化钙↑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随机从饼干、坚果等不同食品中拆出部分干燥剂,发现均为二氧化硅小珠组成的硅胶干燥剂,而不是粉末状的氧化钙。这些半透明状的硅胶小珠能自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没有腐蚀性和毒性。就记者查看的干燥剂而言,包装上有“禁止食用”的提醒,但没有表示不能接触水。因为硅胶干燥剂化学性能稳定,吸水后不会发生剧烈的放热现象。

此外,记者还在坚果里发现有 “脱氧剂”,其外包装标注着“不可食用,不可微波”;打开后是黑色粉末。原来,“脱氧剂”以铁粉为主要原料,其原理是利用铁粉跟氧气发生反应,除去包装里的氧气,有助于延缓食品氧化变质。铁粉属于金属,所以不能放进微波炉。不过,铁粉与常温水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由此可见,家长有必要提醒孩子不食用、不玩耍干燥剂和脱氧剂。但是,一味夸大干燥剂和脱氧剂的危险性也不准确。

做科普也不能编谣言

值得一提的是,提醒家长和孩子注意干燥剂的安全隐患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相关帖子就可以造谣,或用耸人听闻的消息来唤起关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求证发现,所谓“孩子眼球溶化”的“新闻”早在2015年前后就开始流传,涉事当事人既有说是上海的孩子,又有说来自湖南、江苏、江西、广东等各地。可是,这些所谓的“新闻报道”中,既没有诊疗医院名称,也没有诊疗医生信息,甚至连新闻机构的准确名称都没有,只是模糊地表示“某地媒体表示”“部分媒体表示”。

\

此外,有部分帖子使用了“CCTV13新闻”的截屏画面。经记者核查,该截屏为2014年的一条消息。该消息确实与干燥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伤人有关,涉事人为江西的孩子,在南昌一家医院救治。根据当时报道,孩子眼部遭到灼伤,医生正努力救治,以避免碱性液体向孩子眼球渗透。但医生并未诊断“孩子眼球已经被溶化”。

\

被部分自媒体援引的近期“新闻”画面其实是2014年的新闻画面,当时新闻并未说孩子眼球被溶解↑

可见,所谓“20分钟孩子眼球溶化”的消息,很可能是部分自媒体为了普及干燥剂安全知识而将以往的新闻报道夸大其词后的“成果”。

也许,部分自媒体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醒公众注意干燥剂,可编造故事、夸大后果的做法并不可取。类似“眼球溶化”的消息虽然引人注目,其本质仍旧是篡改事实的造谣行为,与一味追求流量的“标题党”并无二致。

【记者手记】

在求证“20分钟孩子眼球被溶化”这条消息时,记者发现,打着科普的名义传播谣言并不罕见。例如,有网友发来一段“通知了,太可怕”的视频,来自其家庭群。该视频内容也以科普为主,包括不能在明火环境中倒面粉,以避免引发粉尘爆炸等。但该视频称,厨房里面粉爆炸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不仅有两名“受害人”现场展现如何在厨房里撒面粉导致爆炸,而且加上了原子弹爆炸的视频画面,声称这是“粉尘爆炸”的后果。整个视频没有标注“模仿画面”“概念画面”等字样。网友因此质疑:这种虚构细节、制造恐慌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尤其部分中老年人信奉“眼见为实”,这类“有画面有情节”的谣言怎么管?

针对这一现象,应当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这类信息“亦真亦假”,很多传播者本着避险的心理传播,并不存在恶意,只能说是“以讹传讹”,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这个时候,更需要有人及时还原真相,提醒他们,避免下一次上当受骗。这里的“提醒者”,既包括媒体,也包括了解真相的亲朋好友,不能因为相关信息来自“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家族群、来自长辈,就碍于颜面而向谣言投降。

另一方面,对那些打着“科普”旗号却通过编造谣言、夸大事实、断章取义来博取眼球、换取流量的行为,决不能姑息。

首先,发布相关信息的平台要承担审查责任,第一时间对错误信息和用户身份采取限流、封号、禁言等措施。记者发现,截至发稿,那条将原子弹爆炸称作厨房面粉爆炸的视频已被删除。对网友而言,如果下一次再看到类似的帖子,也可以积极举报。

其次,对引发社会恐慌的造谣者,应当依法惩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需依法承担责任。法律界人士也表示,若造谣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披着谣言外衣的科普帖子也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移动互联网时代,怎样做科普?科普的内容要科学准确,让公众能够参考,避免被误导。同时,唤起公众了解科普知识的热情也很重要。科普工作当然不能使用耸人听闻的谣言,也不能编造故事。那么,还有哪些形式能让公众喜闻乐见?值得每个科普工作者思考。

[编辑:可可]

辟谣报告盘点汇总,一应俱全

科学辟谣3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3月的这些谣言别相信

接种HPV疫苗三年后查出宫颈癌,说明HPV疫苗没用?每多.........

“秦朗作业遗落巴黎厕所”系摆拍 博主被行政处罚

杨某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在某网络平台“小学生寒假.........

2023年度十大网络热议健康误区

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

社保卡只能线下申领?四个常见社保谣言别被误导

关于社保的谣言总会时不时冒出来误导公众,中国社会保.........
打击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