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开短视频谣言的“画皮”:有视频也不一定有真相
短视频正成为谣言的新外衣。上海网络辟谣平台盘点今年的网络辟谣发现,涉嫌通过短视频造假的谣言数量约是2020年所辟短视频谣言的5倍。部分谣言不仅涉及上海,而且在全国都有所传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统计则显示,近五分之一的网络谣言现在配有短视频。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民意识到“有图不一定有真相”。于是,标榜“有视频有真相”的短视频谣言成为图片谣言的“升级版”。可是,短视频就真能体现真相吗?上海网络平台梳理了短视频谣言的众多“画皮”方式。
画皮①:张冠李戴
今年,很多短视频谣言有一大共性:只有图像却没有拍摄时间、地点,或者仅有部分时间、地点等元素,却不能靠它们还原事实。然而,这些细节经不起推敲的短视频却频频被当做“新闻视频”传播。
在涉疫短视频谣言中,这类现象尤其突出。比如,福建省仙游县公安局9月12日通报了一则短视频谣言:视频内容显示有警务人员押解5名身着防护服的人员经过仙游县第二医院门口,传言为“仙游警方怕确诊人员跑了,所以(给他们)戴上手铐脚镣”。经查实,该视频系9月11日上午,仙游县看守所按照加强公安监管场所疫情期间安全防护相关工作要求,将8月26日后收押的来自中高风险区域犯罪嫌疑人分批押解到仙游县第二医院进行体检,途中被路人拍摄传播。
福建公安部门通报“张冠李戴”的短视频谣言
“张冠李戴”是这类谣言的通病。今年1月21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会后,一段11秒的电梯内不雅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称视频内主角为被通报的2名病例。由于官方通报表示其中一名病例为某医院外包后勤保障人员,该段视频也被描述为该医院的监控视频。但上海网络辟谣平台查证发现,该医院后勤保障人员的制服与视频内人员的服饰完全不同,视频右下角显示的监控设备地理信息也与该医院的对不上。之后,该医院也正式回复视频不实。至此,该视频才降温。
从以上短视频谣言不难发现,它们看似紧跟新闻事件,却缺乏最基本的真实依据。别有用心的造谣者通过主观臆断、指鹿为马等方式,硬生生将相关视频与新闻事件相联系,编造成或是猎奇,或是惊悚等容易吸引眼球的短视频进行传播。所以,针对这类谣言,不少地区的公安部门都表示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辨别法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拍摄视频,人人都可传播视频。但个人拍摄的视频到底能否展现真相、究竟能否构成“新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通常,一条新闻需具备“5W+1H”要素,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事件原因”“how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但从已经被辟谣的短视频谣言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短视频谣言都不具备这些新闻要素。
另一个值得提醒的是,有部分短视频谣言通过嫁接、混剪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传播,甚至擅自使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台标以提高可信度。对网友来说,这类短视频往往存在明显的剪辑痕迹,或画面与声音不同步、字幕后期添加等情况,与正常的新闻报道视频有明显差异。事实上,绝大多数电视媒体都有官方网站或新媒体,提供节目回放服务。若查看一下当日的节目,也能让“李鬼”现形。
画皮②:再造事实
很多短视频谣言还有一个特点:没有同期声,关于画面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全靠视频上的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能体现事实吗?恐怕不容乐观。
今年10月,一条“上海环卫工人连添7碗饭惹怒老板”的短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很多网友批评老板不诚信。可记者实地求证发现,这件事完全是误会。环卫工人与服务员就能否将自己购买的菜肴和米饭打包产生纠纷,老板成为视频中的劝架者。这一点也得到餐厅监控视频佐证。
所谓“环卫工人添饭引发争执”的说法是视频传播者后期所加
然而,拍摄者不仅没有如实记录事件全过程,反而给视频加上“视频中老板对着环卫工人大放厥词,据悉是因为环卫工人续了7碗免费米饭”等字幕,引发观看者误解。这一颠倒黑白的做法,让餐厅老板蒙受不白之冤,涉事环卫工人徐师傅也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发声:“社会各界关爱环卫工人是好事,但这种没搞清事实的‘关爱’实在令人困扰。”
盘点一年来的多条短视频谣言,与此相类似的有不少。尤其是一些“哭穷”类、“情感营销”类短视频谣言,还存在故意摆拍的问题。例如,四川省凉山州市场监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卖惨”营销等虚假助农信息专项整治,联合部分短视频平台,对5个严重违规的账号进行永久封禁并永久关闭电商权限,对18个违规账号进行扣除信用分处理。究其原因,是这类账号为了推销相关水果,虚构了“种植农户很惨”等场景,并让不明真相的农户摆拍。
基于“有图有真相”的思维定式,很多网友第一时间以为那些有图片或者视频的谣言就是真的,却不知道有些是新媒体时代“披着羊皮的狼”,被编辑或嫁接的谣言具有更强的欺骗性。
【辨别法宝】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洪忠认为,伴随技术手段的演进,谣言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再造事实”。据统计分析,当前70%的谣言都配有图片作为支撑,社交信息消费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还有近五分之一谣言是以小视频的形式出现,通过字幕误导民众。此外,借助机器学习,操纵图像视频和音频内容,更改人脸的“深度伪造”技术,可生成众多虚假视频和音频新闻,使民众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
对普通人而言,识别“再造事实”类谣言可能不容易,但能够做到的是,对于类似“环卫工人续饭惹怒老板”这种由个人拍摄且缺乏事件前因后果、仅靠画面提示说明的视频,既不能轻易相信,也不要妄加评论转发,避免在无意中扩散谣言。
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制止这类谣言。一方面,短视频平台须承担相应的审核责任,约束那些喜欢发布虚假信息的用户;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对短视频平台以及各种“再造事实”的技术加以规范。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并叫停各种通过后期剪辑、制作而进行的“再造事实”谣言。
“画皮”③:假冒权威
在较易传播的短视频谣言中,还有别有用心者利用公众对“专业人士”“权威人士”的信任,混淆视听。
这类谣言中,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科学家”“研究人员”,以及身着正装的“律师”“工程师”“设计师”等往往是主角。经不起推敲的是,这些主角只是身着看似能代表身份的服装并配合短视频字幕介绍,而他们究竟是不是专业人士,或者在哪家专业机构任职,短视频中没有能让人信服的内容。
例如,最近有一条“口罩戴错了会致癌”的短视频谣言流传较广,其主角是一名身着白大褂、看起来像研究机构工作人员的男子,拍摄背景也与实验室相似。不过,该男子是谁、在哪里工作、实验数据是否科学准确等,短视频都没有提及。即便如此,从这条短视频获得的评论看,仍有不少网友相信了“白大褂”的介绍,觉得他的提醒很及时必要。
在“口罩戴错了会致癌”视频中,穿着白大褂的人到底是谁?视频没有明示
可上海网络辟谣平台求证时发现,该男子的介绍存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问题,制造出耸人听闻的论断,误导公众。所以,短视频发布后,包括上海网络辟谣在内的多个辟谣平台、机构都进行了澄清和科普,希望公众不要被“白大褂”误导。
更需关注的是,有部分专业人士为吸引眼球,利用自我身份和“标题党”,用短视频发布误导信息。
例如,某地有医院医生拍摄视频称“三种水果会导致儿童白血病,家长千万不要买”,并辅以白血病患儿的照片。观看整段视频能发现,该医生提醒不能给孩子吃的是表皮打蜡的水果、腐烂的水果和乙烯催熟的反季节水果。乍一看,这样的提醒似乎很有必要,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团队辟谣表示,相关说法夸大其词:国家标准允许适量使用食用蜡对水果进行保鲜,按标准使用的食用蜡是安全的;腐烂的水果可能会引发肠胃疾病,但不会引发白血病;国家允许适量使用乙烯催熟水果,正常的催熟不存在高浓度乙烯,安全有保障,且高浓度乙烯与儿童白血病或性早熟也没有关系。马教授团队明确表示,单从吃水果的途径很难诱发白血病,而室内甲醛超标、苯等有机溶剂接触、辐射及放射线暴露等,才是生活中诱发白血病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警惕。
那么,为什么正规医院的医生要造谣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仍是“唯流量论”,用专业的身份、似是而非的信息、耸人听闻的标题,为相关账号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辟谣法宝】
对普通公众来说,“挑战权威”似乎不容易,可并非不可能。一方面,面对身着“白大褂”或制服的“介绍者”,要留个心眼,看看视频画面是否有相关细节能够佐证该人士的“权威性”,还是介绍者只是演绎的“权威”;另一方面,对那些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论断,建议查询更多的资料,看看究竟是“一家之言”,还是确有其事。
与此同时,第三方机构要加大对这类谣言的澄清力度。大部分涉及“权威人士”的谣言都与科普有关,所以提供准确的科普信息也很必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孟庆海指出,建立完善识谣辨谣辟谣机制已刻不容缓。各方面都要持续推进科学辟谣和网络科普生态治理,加大科普正能量优质内容供给,推进网络科普行业自律,推动建立科学类谣言识别库和案例库,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
[编辑: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