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网上辟谣平台第一时间澄清网络谣言

2017-05-27 08:53:36
来源:青岛早报

原标题:奔跑吧,真相 赶在谣言前

“福州南路马路塌陷,人员伤亡惨重”“城阳出现抢小孩事件,孩子刚放学就被掳走”“胶州某村已有上百例禽流感携带者”……这些信息曾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广泛传播,但很快被核实为虚假信息。昨日,记者从市网络办获悉,为进一步打击网络谣言,压缩谣言传播空间,我市于去年建立起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接受网友在线举报谣言,通过前期运行,目前可以确保第一时间澄清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易让市民恐慌

“近些年来谣言传播的主战场经历了几次转移:2010年以前是BBS时代;2010-2013年是微博时代;2013年至今是微信时代,谣言多流传于微信群、朋友圈。 ”昨日,市网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谣言制造者可分为有意识造谣和无意识造谣,谣言传播者则多是无意识传谣。近期外地热传的“塑料紫菜”就是为了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而进行的谣言传播。

“网络谣言容易让市民产生恐慌情绪,一些事件类谣言还可能严重影响社会信任体系,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给企业、个人乃至一个行业带来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 ”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刘文俭表示,对于网络谣言,要利用政府部门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好科普的宣传,让公众科学地辨识、抵御谣言;及时打击、粉碎谣言。

博点击率成制造谣言主因

“很多网络谣言产生都可以说是‘凭空而来’。”昨天,青岛网警巡查执法团队负责人王竞勃说,根据数据分析,谣言的产生大致可以分成几类,其中占比最多的是个人为了吸引网民点击、扩大个人网络影响力而制作传播谣言,编造谣言博点击率成主因。此外还有出于商业竞争目的,或为了对个人和单位实施打击报复炮制的网络谣言;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认识分歧,也造成谣言的传播;一些群体为了达到个人目的、非法攫取经济利益而造谣传谣等都成为制造谣言的“动机”。

王竞勃介绍,从传播途径来说,传播最多的是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还有新浪微博、网络论坛等传统网络交互平台。很多谣言的情节都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加工,将子虚乌有的事件越说越离谱。尤其是在朋友圈中散布更是增加了谣言的可信度,因为很多转发者都是身边的人,将对亲朋好友的信任无形中转嫁到谣言本身,更是增加了欺骗性。

网络谣言第一时间澄清

从2016年初,市网络办开始着手启动网络辟谣工作。 2016年5月,由市网络办牵头,市内7家主要新闻网站开设网络辟谣专栏,由资深互联网分析师把关。针对常识类网络谣言,迅速组织力量,根据网上现有权威材料成稿,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推广。各类未知来源的视频,一方面由分析师进行专业分析查找,从技术上锁定事发地;另一方面发挥报网结合优势,指派优秀记者采访政府相关部门,实地探访。对青岛本地社会事件类谣言,安排记者第一时间进行采访,相关政府部门迅速联动官方发声辟谣,网站编辑全力配合查找资料,力争第一时间出稿。

为进一步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市网络办又建立“青岛网上辟谣平台”,增设了在线举报入口,网友可在线举报谣言。市网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广为传播的“飞机洒药治白蛾”,谣言称 “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青岛网上辟谣平台”一方面联系相关部门,另一方面检索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传播权威辟谣信息。 “交警野蛮执法”“棉花肉松”事件的辟谣中,则及时发布了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并且发动工作人员和网友在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与谣言赛跑。

分析

中老年人最易轻信网络谣言

市网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运营辟谣平台以来的数据分析,社会事件类谣言(包含突发事件,各类移花接木的新闻、视频等)约占全部谣言的30%左右,危害较为严重,容易造成一定范围的恐慌,此类谣言影响较广,只要调查迅速,辟谣相对容易。生活类谣言(包含食安、常识、财产安全、公序良俗等)约占全部谣言的70%左右,呈阶段性爆发,每一阶段主要流传某一种或几种谣言,部分谣言多次变种多次爆发。

青岛网警巡查执法团队负责人王竞勃说,从受骗群体上分析,中老年人、青少年由于个人学习、工作等原因,与社会交流较少,生活空间相对封闭的群体容易轻信网络谣言。其中,很多空巢老人对网络分辨能力低,与外界接触最多的途径可能就是手机,因此对于网络所出现的信息都抱有很高的信任度。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制造的谣言帖中还包含了调查问卷,收集居民信息,甚至还可能进行网络钱财诈骗。

打击

两年查处50多起网络谣言案

王竞勃表示,因为网络的信息量大且纷繁复杂,网警需要24小时在线巡查。每天阅览微博、论坛等各类网站中寻找是否存有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可能涉及卖假证、卖发票、虚假信息以及涉枪、涉爆、涉黄、涉毒、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线索,统称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一旦发现有人在散播危害网络安全的谣言,网警们必须争分夺秒调查事情的真相,与谣言赛跑。在最短时间将真实情况公之于众。 ”王竞勃说。

在积极辟谣的同时,市网络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等部门也对极个别恶意造谣者进行重拳打击。王竞勃介绍,从2015年6月至今,网警巡查执法团队共查处我市网上传播谣言案件50多起。关停传播谣言网络账号60多个,依法处理70多名谣言制造者,其中刑事拘留5人,治安处罚17人,教育训诫50多人。

从数据分析来看,2015年到2016年这两年是我市网络谣言的发案高峰期。很多民众熟悉的谣言都是在那段时期散播的,随着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民众对散播网络谣言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其中的严重性,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刘海龙 樊蓉

案例一

恶意传谣行政拘留5天

2016年12月14日,一条谣言在微信朋友圈疯传,谎称:“世界末日了!福州南路塌陷了,人员伤亡惨烈啊!”并配有编造的灾难图片。市网络办安排记者现场调查,半小时后发布辟谣信息,及时阻止了谣言大规模传播。随后,经市南公安分局调查,第二天八大关派出所民警对造谣者刘某依法行政拘留5天。

案例二

蓄意造谣行政拘留10天

2017年2月3日上午,网上一则帖子称辽宁一大学生大白天在青岛机场遭绑架被勒索一万元,该学生报警三次均遭警方拒绝。经调查这是一起虚构事实、蓄意编造的网络谣言。警方对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王某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

谣言止于智者更要止于反击

本报评论员 赵亚麟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特别是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的盛行,难免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发达的传播渠道来制造一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领域历来最受公众关注,自然也就成为谣言滋生的重灾区。有媒体调查,如今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谣言占比竟高达45%。 “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了避孕药”“吃大盘鸡能感染禽流感”“嫩肉粉会腐蚀胃”“香蕉泡药”“面条洗出胶”……类似的无稽之谈甚嚣尘上。

《荀子·大略》有云:“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意思是说:滚动的球体掉进凹陷处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会平息。然而,很多时候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更何况在我国拥有超过7亿的网民,各种信息的转发和点击动辄以亿为单位的背景之下,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谣言一旦被大量的人群传播,假的也有可能变成“真”的,谣言很难止于智者。以这次的 “棉花肉松”为例,且不说用棉花仿制肉松会有什么样的口感,单说棉花的价格远高于一般的鸡肉制成的肉松,商家就不可能使用更贵的棉花来冒充廉价的肉松。可就是这样不靠谱且一戳即破的谣言,不仅是在青岛,还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出现,形成巨大的转发量,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那么,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和舆论环境,又要如何遏制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呢?这自然就需要权威部门用事实去反击,执法部门用法律去约束。就像岛城这次面对 “棉花肉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一样,在问题出现后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在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前往现场勘查,依法抽取肉松蛋糕及其使用的肉松原料,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并第一时间公布检验报告,用事实跑赢谣言,最大程度地限制谣言的存在基础。而这仅仅是第一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近日浙江永康一位林姓网友,就因为上传所谓“证实肉松饼用棉花制成”的视频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7天。

谣言止于智者,更要止于反击。

[编辑:亚麦]

辟谣报告盘点汇总,一应俱全

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10月辟谣榜发布

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10月辟谣榜发布。......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4年10月辟谣榜

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假冒官方虚构政策、炮制谣言炒.........

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8月辟谣榜发布

青岛市图书馆招志愿者报酬220/天?潍坊昌乐某中学发生.........

2024年度上半年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辟谣榜发布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在会上共同发布.........
打击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