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致癌、有毒”大多是谣言 微信是传播主平台

2018-07-30 11:13:07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食品“致癌、有毒”大多是谣言

本报讯(记者孙文文)谣言的传播主渠道是什么?爆点出现在哪儿?如何高效地遏制谣言进一步扩散?前天,2018中国食品辟谣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现场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及各行业专家汇聚一堂,探讨大数据时代食品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治理。数据显示,在各领域中,食品类别的谣言占比最高,达45%。

近年来,食品行业成为网络谣言重灾区,给行业造成损失的同时也带来社会恐慌,加剧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不信任感。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会上提到,有数据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的主平台,占比达到了72%,其次微博占比达到21%,这两个加起来有90的传播量,成为食品传播谣言的主渠道。

那么,大数据时代食品谣言的危害有多大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应急处处长方晓华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报道中近一半是谣言、传言,这些谣言常用“致癌”、“有毒”等夸张词语吸引眼球,采用小视频等视觉化手段呈现,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大量传播。这些谣言对产业造成巨大冲击。2015年“毒草莓”谣言导致昌平草莓日销量下降82%,2017年两分钟的“塑料紫菜”谣言让晋江紫菜行业损失近1个亿。

该如何治理网络食品谣言呢?新华网政务大数据事业部总监吴新丽在会上做了主题为《大数据时代食品网络谣言传播趋势与特征分析》的演讲。吴新丽指出,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针对谣言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分类,发现在健康、农业、社会、科学等领域中,食品类别的谣言占比最高,达45%。以小龙虾为例,世界杯开始之前网上就开始流传小龙虾致病谣言,最早是微信公众号“正解局”发表了《小龙虾的致命真相:你可能永远不知道》,6月12日公众号“发现澳洲”也发表了一篇类似文章。该谣言从6月10日开始传播,历时两周,到6月23日才基本结束,传播总量688篇。分析发现,虽然该谣言传播的主阵地是微信,不过微博、新闻资讯类客户端、新闻门户网站等处也有。这说明网络谣言其实散布在各个角落里,而且此起彼伏。这样在辟谣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样一些先进技术来对谣言及时地追踪,以了解其传播特点,进行高效辟谣。

此外,成立于2015年的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也在为击碎谣言努力。截至今年6月,辟谣联盟共举办12次专项落地活动,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近4000条。今年,辟谣联盟将聚焦大市场监管体系下食品谣言的防控与治理。

[编辑:可可]

辟谣报告盘点汇总,一应俱全

科学辟谣3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3月的这些谣言别相信

接种HPV疫苗三年后查出宫颈癌,说明HPV疫苗没用?每多.........

“秦朗作业遗落巴黎厕所”系摆拍 博主被行政处罚

杨某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在某网络平台“小学生寒假.........

2023年度十大网络热议健康误区

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

社保卡只能线下申领?四个常见社保谣言别被误导

关于社保的谣言总会时不时冒出来误导公众,中国社会保.........
打击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