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智谣言”为何总能不胫而走?暴露科学常识的欠缺

2018-08-28 14:20:09
来源:扬州晚报

原标题:“低智谣言”为何总能不胫而走

“馒头里添加东西,泡水后就像海绵。”这一流言在多地疯传。但根据摸排调查得知,凡加工馒头使用的面粉原料为高筋面粉、大豆蛋白粉的馒头面筋质含量较高,泡在水里均出现不碎不粉的特征,而流言传播地区的多家馒头店均未发现违法使用的添加剂。

胶状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面筋”,主要成分为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泡水后像海绵”,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却被指为是食品安全问题,而因此广泛传播,甚至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

这可以说是“低智谣言”的典型了。这类谣言近年来层出不穷,比如“紫菜是塑料做的”“肉松蛋糕是棉花做的”等。这些谣言违背了科学常识,本来不难戳破,但它们仍然得到广泛传播,不少人对此还深信不疑。

这暴露出多重问题。如有不少公众欠缺起码的科学常识,容易轻信谣言;如在微信朋友圈的一些中老年人,他们更注重健康,更关心食品安全,但缺乏知识,更容易轻信,成了传播、转发食品安全谣言“主力军”。另外,因为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一些地方频发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确实值得人担忧,这让公众内心存有阴影、心存戒惕,食品安全谣言也正是利用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态度,从而得到广泛传播,引发群体性恐慌。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谣言始作俑者的动机。他们有的为了实施敲诈勒索,有的是为了进行产品推销。为了这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不惜制造谣言,引发群众焦虑与恐慌。

要遏制食品安全谣言,一方面要疏,这需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与辨识能力;一方面还要堵,要能对造谣、传谣者依法予以惩治,采取高压态势,掐掉谣言的翅膀,不给谣言肆意扩散的机会。同时,还要督促网络平台尽好主体责任,加强监管,对谣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另外,还要相关部门能够维护好食品安全环境,重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戴先任

[编辑:可可]

辟谣报告盘点汇总,一应俱全

严厉惩治AI造谣传谣 《利用AI生成类谣言辟谣典型案例》发布

案例展示了多部门联动核查谣言线索、权威辟谣、依法追.........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5年5月辟谣榜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5年4月辟谣榜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5年3月辟谣榜

部分自媒体滥用AI技术制造谣言,严重误导公众认知,扰.........
打击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