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背后:谣言被举例反复使用

2018-10-31 15:27:24
来源:信网

信网10月31日讯 最近几日,一篇题为《人贩子: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2018年新型拐卖防不胜防……》的自媒体文章“再次”刷爆微信群和朋友圈,该篇文章在原发公众号短时间内阅读量突破10W。

\

\
\

不少家长信以为真,纷纷在家族群、学校群等中转发,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随后多家自媒体的转载也均带来可观的流量,留言内容也充斥着对人贩子的怨恨。

事实上,《人贩子:“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新型拐卖防不胜防》的文章在今年的8月份便活跃在各类自媒体号当中,青岛网上辟谣平台也对此进行过深度的辟谣报道(详见:当虚构的“陈可可失踪事件”被做成爆款 转发却也没能救命)而开篇首要引出的例子是“陈可可失踪了”,只是如今变成了“纪小乐失踪了”。

陈可可《充气城堡失踪事件》一文从7月底开始在网上大量流传。由于此文讲述孩子被拐的恐怖故事,于是有自媒体在文章后面整理添加了一些“防拐”注意事项,不少家长把这些文章发到各个群和朋友圈中,以提醒大家注意。其中,多篇文章的阅读数达到“100000+”,“陈可可失踪事件”嫣然成了爆款题材。

那么“纪小乐”又是真实的吗?文中前几段落大量的形容了妈妈陈仪瑶带纪小乐去“F市”玩,失踪后全家人如何悲痛如何寻找,最后询问“纪小乐去哪儿了?她还活着吗?她会被找到吗?”便开启了用不少电影来渲染儿童被拐后的悲惨遭遇“摘取器官”,以及引用“有媒体 ”称 ,中国每年失踪儿童有20万而找回率仅有0.1%的描述。

作者在网络上搜索“纪小乐”,并无所获任何相关寻人新闻,那么原发作者又是从何所知失踪的前因后果呢?而文中“F市”的描述大有模棱两可弱化信息之嫌。

其次,我们再来看文中其他讯息的表述又是否真实客观。

一、关于非法摘取人体器官

\

​文章描述了小孩被拐后,其中一种遭遇是被“摘掉器官”。需要科普的是,“器官移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替换零件”的过程。据专家介绍,移植器官非常复杂,受者和供者之间就像骨髓移植一样,也需要配型,以减少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同时,器官移植手术还要求有一个专家团队和严格的卫生环境。另外,人体器官离开供体后存活的时间很短,比如肝脏为6至8个小时,肾脏为48个小时,移植手术都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如此短的时间内,人体器官贩子更是不可能拿到一个陌生人的器官,找到合适的买家。

所以,“器官移植”需要的条件、技术等,就是顶级的,器官好找,无菌的环境,顶级专家可不是那么好找。

二、关于我国失踪人数和找回比例

文中提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中国每年失踪儿童有20万,而找回率仅有0.1% 。

\

全国有293个地级市、39860个乡镇(街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照“失踪20万数字”反推计算,平均每年每个乡丢5个儿童,这还是每年概率,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

且这个谣言,早在2013年,就被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辟过谣 。

\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每年的失踪几被拐卖儿童到底有多少,被拐骗儿童又占到了失踪儿童总量比例的多少呢?

我们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参考平台: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 。

\

团圆系统于2016年5月正式上线,以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官方权威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十家合作平台,“向公众发布准确无误的儿童失踪信息,同时通过新媒体自动推送到儿童失踪的周边的相关人群,让更多的群众从官方渠道获取准确的信息,以协助公安机关快速侦破拐卖案件。”

简单的说,团圆系统就是以公安部全国打拐办的数据为信息源,通过覆盖国内几乎所有顶级流量APP进行有效的推送。它的背后站着公安部,台前包括BAT在内的国内顶级流量。

据中山网警巡查执法官方微博消息,截至2018年9月15日,“团圆”系统共发布儿童走失信息3419条,找回3367名儿童,找回率为98.4%,其中解救被拐儿童53名。溺水等意外死亡170名,离家出走1990名,迷路458名,到同学家外出玩耍282名,其他家庭纠纷等原因371名,遇害43名,未找回52名。

以“团圆”系统最新数据计算,27个月(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15日)依然下落不明的儿童为52名,平均约每个月2名,一年24名。

通过数据,目前我国失踪儿童及被拐儿童的总量和比例均说明拐卖儿童事件依然是较小概率事件 ,失踪儿童的找回则是极大概率事件 。

相对于儿童拐卖事件,家长们更应该注意的是真正的儿童失踪杀手:占比超过一半的儿童离家出走(59.1%)和迷路溺水(18.7%)等等这些本可以避免的失踪事件。

最后,如何识别谣言呢?

遇到有可能是谣言的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思考。不论谣言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多么危言耸听,只要我们深入思考,谣言总会露出马脚,如文章开头描述的“纪小乐失踪”故事,没有具体地址,也没有失踪人员图片,提到的每年失踪20万找回不到0.1%等,明显有悖直观感受和常理。

\

网络上却没有片言只字

对于识别谣言,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搜索一下” ,不少谣言,警方和媒体已在官方账号发布辟谣,我们可以在多个地方搜索,如在百度、微博、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如通过 “团圆”系统及百度等各种搜索,没有一点关于“纪小乐失踪”的信息。百度一下,关于每年20万失踪的人数,也能发现,早在2013年就被官方辟谣过。

网警提示

每一个孩子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可替代,一个都不能少。

警方希望广大民众不要恐慌性传谣,真实的数据说明一切。

此外,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对于信息的发布,不能没有底线、没有敬畏。

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媒体运营平台要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肃清谣言、净化网络,让低俗化的内容和传播谣言行为失去生存空间。

让我们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编辑:秦璐]

辟谣报告盘点汇总,一应俱全

严厉惩治AI造谣传谣 《利用AI生成类谣言辟谣典型案例》发布

案例展示了多部门联动核查谣言线索、权威辟谣、依法追.........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5年5月辟谣榜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5年4月辟谣榜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25年3月辟谣榜

部分自媒体滥用AI技术制造谣言,严重误导公众认知,扰.........
打击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