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5月30日讯 临近高考,学生跟家长普遍进入了高度紧张时期,而此时,一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消息再次在社交媒体上疯传。消息称:“有人捡到了一张准考证,考生的名字叫刘明炜,考点在一中,希望网上的好心人转发这条信息,不要耽误孩子高考。”
每年高考期间最厉害的谣言便是:***的准考证丢了,一定要帮他群发一下!类似的信息,每逢高考季,都能刷爆朋友圈,请问这还有人信吗?答案是:还真有!
近日,内蒙古、广西、贵州、江苏等全国多个地方都出现了这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消息。除了联系电话不同以外,文字甚至标点符号等内容几乎都完全一致,就连考点也都在各地一中。
话说,今年准考证发了吗?难道没发就丢了?
就在信息流传之时,多地警方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辟谣,提醒网友们此消息为虚假信息。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通过搜索发现,与“丢失准考证”谣言捆绑的名字还真不少,2013年6月,李亚成同学丢失了高考准考证、2015年6月白娅倩同学丢失了高考准考证、2016年6月杨雷雷同学丢失了高考准考证,这两年,“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消息“无缝衔接”,显然是这些年丢失准考证谣言的“同伙”。
虽然媒体和警方每年都在辟谣,依然挡不住“高考准考证丢失”谣言的肆意传播。但这样的传播是以透支整个社会的爱心为代价的,它不仅让高考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还可能成为骗子的“帮凶”。
在高考的语境下,面对“准考证丢失”的消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直是不少人的首选策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很多人都视高考为头等大事,类似充满“正能量”的消息,很多人会不辨真假就盲目转发。造谣者正是以爱心的名义,制造混乱、设置骗局。警方证实,这类信息中的电话号码有可能是诈骗电话,也有可能是吸金电话。
需要看到,谣言和诈骗傍上高考,透支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额度,掩盖的是最为珍贵的爱心律动。停留在道德谴责自然远远不够,不解决根源问题,摁下葫芦还会起来瓢,“准考证丢失”现象难免会反复出现。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既治标又治本呢?
让爱心持续发光发热,仅靠人们的善念和善举自然远远不够,而应依靠社会各方合力。公安部门的责任,是追查信息源头,及时封停涉案电话号码、抓捕造谣者和诈骗分子,并依法予以严厉惩罚;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是及时发布高考指导信息,包括“准考证丢失”等应急指南,曝光高考谣言、高考骗局,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公众的责任,是学会辨析甄别,做到不轻信、不跟风、不乱传,更不能以讹传讹。唯有如此,方能营造清朗的高考环境。
“丢准考证”谣言大面积集中在六月份,等到八月份的时候,“丢录取通知书”的谣言小编相信还会再出现的......
提前预防一波:以“魏欣欣”为代表的“丢录取通知书派”切记不要再做什么“爱心接力”了!
延伸阅读
关于高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谨防所谓“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以高考招生为名的各种诈骗手段。
骗局一: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骗局二: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只要点进去之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骗局三: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骗子们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骗局四:冒称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近年来,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诈骗案件。
骗局五: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骗局六: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教育部提示,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别以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理想中的大学就十拿九稳了!收到录取通知书?先辨真伪!
骗术1 编造虚假招生院校招揽生源
骗子编造不存在的高校名称或虚假的合作办学单位,哄骗家长,宣传招生;有的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链接并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供查询的新生录取名单。
骗术2 混淆不同办学类型
招生骗子或非法中介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考、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用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和家长。
骗术3 利用时间差邀功
骗子利用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号,将正常投档和录取,说成是他托关系,考生才被录取,并借机向家长和考生收取钱财。有的通过邮局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号上。
骗术4 中外合作办学需谨慎
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利用考生家长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不了解,在办学资质、标准、质量、就业等方面,欺骗学生。
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 可分三步走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和考生信息确认表后,应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录取结果,如查询的信息与通知书、确认表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等,则通知书是真实可信的。否则,你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多半有问题。
1 查录取真伪
考生应通过本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家长和考生也可登录报考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新生录取名单。
2 查学校真伪
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后,可在教育部等相关网站或本省招办发放的招生资料上查学校资料。
3 查学籍真伪
考生可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查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学籍。
[编辑: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