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镜报》日前报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可是门大学问。英国顶级营养学家朱丽叶·凯洛就跟大家分享了一些饮食知识,揭秘了十条关于食物的谣传和谬论。
谬论1:吃芹菜会燃烧掉比摄入更多的热量
真相:对于节食减肥的人们来说是个坏消息——芹菜并不含有“负”热量,意味着你吃很多芹菜也并不能燃烧掉脂肪。不过,每根芹菜秆只含有2卡路里的热量,它是纤维的一个好来源。如果你正在试图控制自己的体重,那拿芹菜当零食嚼着吃是不错的选择。
谬论2:冷藏和灌装的果蔬比新鲜的营养少
真相:罐装或冷藏的水果和蔬菜通常是采摘后很快加工的 ,也就是说它们保留了大部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作为对比,很多所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经过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存储,很多营养物质反而已经流失了,比如维生素C和叶酸(维生素B的一种)。
谬论3:胡萝卜生吃更营养
真相:烹饪实际上会增加胡萝卜的营养价值,这是因为它们坚韧的细胞壁在烹饪过程中会被打破,使得人体能更好地吸收β-葫萝卜素,并用它来生成维生素A。
烹饪胡萝卜的时候加点动植物油也有助于身体对β-葫萝卜素的吸收 ,所以用点橄榄油烹饪胡萝卜会是不错的做法。
谬论4:鸡蛋胆固醇含量高要少吃
真相:多年来鸡蛋因为胆固醇含量高,一直被认为多吃会存在健康风险 ;但健康专家现在知道食物中的胆固醇对我们的血液胆固醇水平影响甚微(除非有些人患有一种遗传病症,容易出现高胆固醇)。相反,是大量摄入饱和脂肪会增加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让我们面临心脏疾病风险。鸡蛋还是廉价、高品质蛋白质的一个好来源,另外鸡蛋还含有锌、铁和维生素D等其他营养成分。
谬论5:伤风宜吃,发烧宜饿
真相:没有任何医学原因限制人们发烧的时候进食,不过人们可能这时候会胃口欠佳,吃不下很多食物。
发烧时体温升高,实际上会加速新陈代谢,燃烧掉更多卡路里,因此这时摄入更多热量其实显得更为重要。不过最优先考虑的是确保喝足水,发烧时发汗意味着身体丧失比平时更多的水分,所以你可能很快脱水。
谬论6:无麸质食品更健康
真相:除非你患有乳糜泻,对麸质不耐受引起小肠粘膜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那真的没必要非要选择超市里更贵的无麸质食品。事实上,很多无麸质产品脂肪、盐和糖的含量反而更高得多。与此同时,如果你真的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这种病症,那放弃麸质将只会让你更难获得恰当的诊断。
谬论7:红肉对人体有害
真相:红肉富含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过人们还是不应该吃太多,因为研究显示吃太多红肉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英国卫生部建议每天摄入最多70克红肉或加工肉食,强调要吃更多鲜肉,可以选择吃鱼肉和鸡肉。
谬论8:吃糖会让孩子多动
真相:并没有证据显示吃糖会导致孩子变得过度活跃。但经常吃甜食或喝含糖饮料被证明会增加蛀牙和肥胖的风险。含糖饮料尤其被认为会引起体重增加,让人们更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4到6岁的孩子每天不应该摄入超过5茶匙糖,6到10岁的孩子则每天最多吃6茶匙糖。
谬论9:掺酒更容易醉
真相:头昏昏沉沉、口干舌燥,想不起来昨晚怎么回的家,然后你记起昨晚喝了伏特加,然后接着又喝了啤酒和红酒。不过,混合喝不同的酒并不会让你醉得更厉害,或让你更容易出现宿醉症状。这其实全取决于你摄入的酒精总量。
谬论10:不吃隔夜米饭
真相:没有烹煮过的大米可能含有被称为蜡样芽胞杆菌的细菌孢子,这种细菌本身会在加热时被杀灭,但孢子可能会存活。因此如果米饭做好后放在室温环境中,那可能会产生出细菌,它们会繁殖生成导致呕吐和腹泻的毒素。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不能吃剩下的米饭了——米饭蒸好之后在一小时之内冷却,然后将其装进密封容器放在冰箱最多一天。再加热的时候,确保热透,而且不要再重复加热。城市信报/信网编译 曹丽娜
[编辑:洛克]辟谣报告盘点汇总,一应俱全
严厉惩治AI造谣传谣 《利用AI生成类谣言辟谣典型案例》发布
案例展示了多部门联动核查谣言线索、权威辟谣、依法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