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其迅速。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宣传自身及产品,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了解企业和产品信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但与之伴生的网络谣言也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纠缠与困扰。在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企业的重大影响和危害方面,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客观分析网络谣言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探究背后的原因、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国内企业应对网络谣言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应对网络谣言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权威信息缺位导致谣言肆虐
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曾经提出一个谣言生成的公式:谣言=信息的重要程度×信息的模糊程度。在传播渠道日趋发达的今天,一些国内企业面对网络谣言时,一味地回避与拖延,导致官方公布的权威信息稀缺,众声喧哗中难辨真假,最终令事态进一步恶化。
企业公信力弱难以澄清视听
企业公信力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企业在应对网络谣言时,所发布的信息、采取的举措,能否取信于公众,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公信力。当下国内很多企业存在诚信缺失,甚至触及底线的行为,使得企业公信力不断下降,最终失去了舆论的主动引导权。
贻误辟谣良机造成企业损失
国内企业在网络谣言四散流传初期,往往存有躲避心里,不能及时回应澄清,错失了辟谣的最佳时期,导致谣言大范围扩散和传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添油加醋”,使谣言更加“趋真”,最终导致企业无论如何辩解,都无法弥补在民众心中已经形成的负面印象。
缺少有力证据难以取信于人
要想说服已经持有成见的受众,最好的办法是摆出有力证据,让对方自己得出与原有成见相反的结论。但在国内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实务中,大多只是简单地给出结论,却缺乏相关的证据支持,导致不能取信于人,无法遏制谣言传播。
[编辑:可可]